做财经记者二十年,见过不少公司冲刺IPO,但这次摩尔线程9月26日上科创板审核,我得说句实在话——这可不是普通的上市,更像国产GPU赛道的一场"大考"。
为啥这么说?你先看看这家公司的"出身"。创始人张建中是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,核心团队几乎都是英伟达系的老将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顶尖门派传人,一出手就带着行业积淀。四年时间迭代四代芯片,从"苏堤"到"平湖",现在手里握着425项专利,在国产GPU里算得上家底厚实了。这种技术密集型公司,就像带着真功夫上擂台,每一步都得实打实。
不过翻开账本,也得说点实在的。虽然2025年上半年营收超过了前三年总和,但是成立以来累计亏了五十多亿,这次还要募资80亿。很多人可能会犯嘀咕,这钱烧得值不值?但中长线看公司,不能只翻账本,更要算技术账——这些投入能不能转化成真正的护城河?要知道GPU这东西,就像数字时代的"超级发动机",AI大模型、元宇宙都得靠它提速,现在国内市场大多还依赖进口,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。
展开剩余52%再看看整个赛道,现在国产GPU"四小龙"都在冲刺上市,就像武林争霸赛。摩尔线程这次如果能成功,就成了"国产GPU第一股",这先发优势可不小。你想想,越是被"卡脖子"的领域,越有突围的价值。美国把它列进实体清单,反而说明这条路走对了——真正的硬科技从来都是在压力下长出来的。
话说回来,科创板的意义正在这儿,给真正啃硬骨头的企业搭舞台。摩尔线程的底气不光来自团队,更来自市场需求——现在订单已经有20亿,特别是AI智算产品,客户都在等新一代产品测试。这说明不是光有技术就行,还得有市场认账。
作为中长线投资者,我盯这类公司有个习惯,不看短期热闹,看三个东西:技术落地能力、生态建设进度、现金流健康度。就像种果树,现在要看的不是开花,而是扎根够不够深。摩尔线程的夸娥智算集群已经能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,软件生态也兼容了上百款应用,这些都是扎根的功夫。
当然了, GPU这行当门槛高,国际巨头垄断多年,就像爬山,越往上越难。80亿募资计划,其实就是用资本市场的"粮草"攻技术堡垒。能不能成,不光看专利数量,更看能不能把技术变成持续赚钱的能力。
我会持续盯着26号这场审核,毕竟好公司从来都是考出来的,不是吹出来的。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不用急着下判断,先看懂这场"考试"的重点——技术转化效率比短期业绩更重要,生态建设比单纯卖芯片更关键。毕竟,真正的硬科技突围,从来都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发布于:山东省低息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